原标题:老兵“想家”上衣在台湾展出,“迁台历史记忆库”见证两岸故事
“生命如一汩流水,它流到了哪儿,我就在哪儿,但我不曾片刻或忘,这汩流水的源头在哪儿。无论先来后到,一如海峡潮水,穿流过无数脸孔,回荡着不同乡音,牵系起原乡信仰,在两岸之间缭绕成无数脚注。”近日,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筹设的“春池文化教育馆”在台北开馆,馆内展板上的一段文字诠释,为首展上这些记录了迁台历史的老物件,贴上了“内心独白”。
在不大的展厅里,有旧物,也有图片,它们都被用“抢救者”书写的感悟串联了起来,仿佛历史与现实交汇。在这些展品中十分显眼的是一件上面写着“想家”二字的上衣,上衣的主人是来台老兵、湖北房县人何文德。1987年,当时两岸仍在隔绝对峙状态,他与同袍们发起老兵返乡探亲运动。一群五六十岁的老人走上台北街头,正是穿着写有“想家”的上衣振臂疾呼。而最终老兵的抗争点燃了民意,台当局10月宣布开放部分台胞赴大陆探亲,“想家”上衣也成为见证两岸历史的珍贵物件。
图片:沈春池基金会提供
老兵高秉涵今年已是87岁高龄,老先生多年来共抱送150多位来台老兵的骨灰返回大陆故乡,事迹为大陆同胞所熟知。此次他向展览捐赠的是原先摆在他书房的两尊双亲半身塑像,此外还有母亲用过的梳子、温度计等,以及高老最珍爱的一袭蓝布衣衫,都是他1991年从老家带回来的。“我是山东菏泽人,13岁离家来台,1988年才回到故乡。”高老先生曾经说过,今生最大的遗憾,莫过没能再见妈妈一面。母亲没能等到孩子归来,高秉涵每每看着那蓝布衫,总忍不住想要如孩子般再偎依妈妈怀里。
“由衷希望我遭遇的时代悲剧不再上演!希望两岸下一代不忘根、不忘本、不忘生命的源头。”高秉涵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抢救”工作很重要,中华民族好儿孙不能让历史断层,所以把心爱之物捐出来,“心安!”
据了解,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自2017年启动“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进行1949年前后大时代下的人物口述影像拍摄、旧时物件、老照片等文化保存工作,迄今已完成超过千位迁台历史见证者口述影像的拍摄,收藏近2600件文物、超过3000张图像。
2018年11月,“迁台历史记忆库”在北京举行发布活动,国台办主任刘结一出席并致辞。2019年,活动在两岸四城(台北、上海、高雄、福州)举办巡展,发挥了积极影响。基金会近期在台北成立“春池文化教育馆”并举办常设展,希望邀请更多的台湾民众前来参观。他们认为,历朝历代皆有大陆先民向台湾移徙,自明清时期,大量闽南人、客家人陆续抵台开垦。及至1949大迁徙,又有逾百万同胞从大陆各省来台扎根,迁台历史源远流长。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创办人沈庆京也说,“潮汐往返,薪火相传,百家姓、百姓家谨守千年不坠的堂号,延续中原祖辈传下的香火,在台湾开枝散叶、世代流芳。”
此次在台北展出的还有《城南旧事》作家林海音1948年来台的船票和《基隆登岸》的手稿;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摄影官罗超群的暗房冲洗底片器具;军眷从上海辗转来台时携带并保存了三代的“胜家牌缝纫机”……尚有其他珍贵文物,诉说一个个令人动容的迁台时代故事。(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林静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