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明褒暗贬”的历史虚无论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理由就是各种文明百花齐放,既没有灭绝,也没有消失,反而是每一门都得到传承,融汇到思想文化领域,或是融汇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似有似无,合而为一。比如,文化领域里的各类剧种,有京剧、越剧、豫剧、川剧、粤剧等,各种行业有糖人、刺绣、杂技、皮影、杂技等,虽然有时低调,有时呈现出一种弱势,但是却传承千年,如今还添加了创新与新潮。在文化领域里最有文化积淀的莫过于我们的文字,从最初的甲骨文演变到后来的“草”、“行”、“楷”,越变化越有内涵,再到当今社会为了普及知识,提高全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而变成的“简体”,都是文字不断的演变与发展,并且都没有离开内在的精髓。
除了在文字的演变发展方面能看到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在日常的表达与运用中了解到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北京话“您吃了吗”,并不是为了问吃饭了没有,而是像我们日常打招呼的“你好”、“再见”一样,而还有一些明为褒奖的话语其实是话里有话的讽刺之意,比如“这个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爱学习”,那么这句话是在夸孩子聪明吗?不是的,是在强调孩子不学习,所以一个词、一句话有多种意思,这并不为怪,这是几千年来文化语言的多效利用。但是,如果将这样“明褒暗讽”的语言用在历史英雄人物评价上,或者国家政策、国家制度的评价上,合适吗?答案是否定的。
国家网信办4月9日消息,为了进一步的肃清网络环境,制止网络谣言、历史虚无主义的肆意扰乱秩序,国家网信办开通举报网站与举报APP,开展分门别类的谣言举报通道。其中一个举报通道特别引人注目,这个通道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好奇“历史虚无主义”是什么,为什么还要为它专门开一个举报通道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带来的影响是恶劣的。历史虚无论顾名思义,就是对正确历史的虚无性、虚无化的语言传播,比如对一些革命英雄人格方面的攻击,说他私生活不好,当你作为受众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对这个英雄产生一些质疑,甚至是反感呢,如此一来,无论真假与否,还是刻意造假,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它就是要瓦解你对革命英雄的信任与尊敬,从而动摇社会的稳定。
有心之人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文化来暗讽革命英雄的事情并不少,所以懂得如何分辨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读懂关键词,比如究竟是夸孩子“聪明”,还是讽刺孩子“不学习”要明确重点;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有别于对真实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毕竟懂得多才不会轻易听信别人。
所以面对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文章等线索,要肃清网络歪风邪气,保护人民英雄,随手举报才是王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