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宝林靠绝艺糊口

原标题:于宝林靠绝艺糊口

当前,茶馆相声在全国很火。您知道吗,这种形式源自咱天津,其发起人就是于宝林。他在1989年提议,并联络了冯宝华、尹笑声、黄铁良等人成立了天津第一个茶馆相声队——哈哈笑相声队,并任法人。他们克服诸多困难,闯出一条路来。紧接着,天津又陆续成立了“众友”“名流”“九河”“谦祥益”等十余支茶馆相声队。2006年5月下旬,天津市文联和主持中国曲协工作的姜昆,组织二十余家中央及专业媒体单位,来津考察、座谈、宣传,茶馆相声得以在全国推广。所以,我们不能忘记于宝林当初的创新改革,也不会忘记于宝林身怀绝艺。

“文革”中,不让说相声了,于宝林所在的南开区曲艺团解散了。1970年,允许说新编评书了。酷爱艺术的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他想说新书,可是说什么?上哪去说呢?他是真有本事。听人说山东某个报纸连载燕子李三的故事,便找到自己的徒弟、时任北郊文化馆领导职务的马树春,要求开辟评书书场,义务说书。一位朋友每天从山东给他寄来一千多字的报纸连载,他在公共汽车上看一遍,便能说两个多小时。每天书场座无虚席,而他分文不取。

1970年,天津市所有区属剧团的演员全部下放工厂,工资一律降为55元。当时于宝林家里人口多,妻子没工作,怎么办呢?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他妻子在家门口摆了个冰棍摊儿。第一天,天都快黑了,一棵冰棍儿也没卖出去。在南市一个胡同口看自行车的大娘,是梅花大鼓演员花云宝的母亲,他们互相之间都比较熟。她见此情况,赶紧去喊于宝林:“宝林,赶紧看看去,你媳妇在那儿哭呢。”于宝林赶紧问:“为什么?”“她卖冰棍不会吆喝,一棵没卖出去,都快化啦!”于宝林一听,赶紧跑出去,说:“我吆喝!”他这一吆喝,可不得了啦!人们多年没听到过传统相声了,这次听他成串地、有声有色地吆喝,嗓门好,韵味美,人们大喊“过瘾”,懂相声的天津老少爷们儿说:“这不就是传统相声当中的‘货声’吗?太好听啦!”不一会儿,于宝林就把冰棍儿卖完了。

第二天,于宝林卖冰棍儿的地方围着一群人等着他,他把冰棍儿箱往那儿一摆,没人买。哟,这是怎么回事儿?当有人要买时,还有人拦着。聪明的于宝林明白了,马上开始吆喝,吆喝二十分钟左右,呼啦一下,人们就把冰棍儿全买光了。就这样,每天下午在南市出现一景——听于宝林吆喝。其中还有几个认识他的人,在观众中传开了:“知道说相声的于宝林吗?生活困难卖冰棍啦!听他那几声吆喝,就值!”天津人讲义气,这伙人每天搭伴来,听完他吆喝,然后将剩余的冰棍儿全买走。

艺人的绝艺作用非凡,下篇给您讲孙少林靠绝艺保命。

责任编辑:

The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