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和康复在日常生活上都需要有一定的安排,例如年轻一代染疫,被要求居家康复,势必得安排家中琐事,尤其同住的有老有幼,如果家中还有患病者就更棘手了。(联合早报)
作者 无言
冠病肆虐至今,病毒不断演变,冠病疫苗也从原本被期望的“万灵丹”证实只能减轻患病后的病情严重程度,而不是“金钟罩”。
这就让每个国家在疫苗注射接种率达到八成以上后,得选择接下来的防疫政策是要和病毒“共存”还是“清零”。
新加坡是率先推行“和病毒共存”的亚洲国家,加上此前被评估为防疫模范生,而且此前的病例不高,能否顺利和病毒共存,是他国关注的焦点,也视为参考目标。
新加坡是率先推行“和病毒共存”的亚洲国家。(海峡时报)
和病毒共存的政策才开始,新加坡的病例就飙升,这其实是预料中事。因为按照欧美国家例子,一旦逐步开放防疫措施,病例势必增加。但新加坡却在开放后不久又逐步收紧,理由就是要为医疗体系“舒缓压力”,需要改变和调整程序,但当局强调整体策略没有改变。
“共存”还是“清零”各有支持者,当政府选择“共存”,也清楚解释了政府要在保国人生计和拯救生命之间求取平衡,过程中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不管“共存”还是“清零”的拥戴者,都希望政府能吸取他国例子,慎重考量如何更安全地逐步开放,务必让伤害减到最低,即便反对开放者心生疑虑,但正常思维者都愿意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决策。
无奈才刚开始“共存”就出现了问题。
最先引起批评声浪的,是为了避免医疗体系因病例增加而不胜负荷,在病患条件允许下,居家康复从9月18日起,成为12岁至69岁冠病病患的既定护理模式。
家康复的必备品。(新明日报)
这是配合开放后病例增加所提出的应对措施,以政府向来三思而后行的作风,大家都认为应该已做好万全准备。但政府显然低估了病例增加的速度,更低估了大家对冠病的恐惧?
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贸工部长颜金勇、财政部长黄循财和卫生部长王乙康,曾在6月24日联名发表题为《与冠病共处 如常生活》的文章,表示政府已采取各种措施,大幅减低冠病的威胁,让它成为像流感手、足口症及水痘那样的疾病,以便人们继续日常生。
即便政府让大家不要对冠病过于害怕,须与冠病共处,如同流感如常生活,但相比流感,冠病对老年人的伤害和致命率高出许多,而且谁也无法确定会否在痊愈后有后遗症,肯定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甚至减少对冠病的畏惧。
这也是为何居家康复的推出,让不少人难免有所抗拒和质疑,而最大的问题就发生在卫生部无法负荷居家康复和隔离计划推行后所暴增的“工作量”,导致原本就战战兢兢的公众更恐慌更无助。
卫生部在报章刊登《居家康复须知》帮公众解惑。(联合晚报截图)
最后竟然是由“求助无门”而只好自救的公众自主开设Telegram群组分享居家康复资讯,这当然让人无法接受,尤其是发生在以效率闻名,以“怕死”著称而必然做好两手准备的新加坡国土。
新加坡国小屋小,而可恶的冠病病毒传染率强,还大部分没有症状,让人防不胜防,在实施上面对不少问题。即使只是被要求在家隔离,你肯定会担心同住的家人会否被感染。
对啊,做好防疫措施就能避免传染给家人,但你还是会担心自己忙中有错,一个小疏忽就让病毒有机可趁了?这还是居家隔离者,更别提是居家康复者的心情就更沉重了。
接种疫苗能减轻病情严重度,但对患有旧疾的老人来说却仍是不小的威胁,而上了一定年纪的老年人又有几个没有老人病?就算致命率看似不高,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就已太多”的情况。
除了心理层面,居家隔离和康复在日常生活上都需要有一定的安排,例如年轻一代染疫,被要求居家康复,势必得安排家中琐事,尤其同住的有老有幼,如果家中还有患病者就更棘手了。
(新报)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卫生部热线没有人接听?上网翻查卫生部准备的问与答,如果情况特殊或在网上无法获得解答,那又如何?不是每个人都是科技达人,而对不少人来说,能在需要时“听到”权威机构给他们“最专业”的指导可以让他们更安心,因为大家就是不想在无意间传播病毒,不想“害人”,所以更需要专业指导。
有些人不解为何许多人对居家康复和隔离有“意见”,但相信大家都清楚国内医疗体系不可能容纳所有染疫者,最让人“有意见”的不是和病毒共存,而是如何更好地推行相关政策,政策更不应左右摇摆,让大家混乱而无所适从。
不管政府是低估疫情而没有做好准备,还是走得太快,导致措手不及,但亡羊补牢,政府已经重点改善居家隔离和康复这项“和病毒共存”的重要模式。
但除了解决患者方面的问题,病例的激增,加上当局不断更改作业程序,已有医护人员也表示他们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有医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抒发不满情绪,这也是急需改善的一环。
政府预测下周的每日病例或破5千起病例,当局也为此在进行准备,希望届时“和病毒共存”的措施都能更好地推行,尤其是居家康复和隔离措施。
“卫生部不会把你一个人丢在家。”
大家应该都不曾对此怀疑,只是希望不要太迟。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