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治老年重症患者方面,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采用了哪些措施?

原标题:在救治老年重症患者方面,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采用了哪些措施?

在组建援鄂医疗队时,北京医院采用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北京医院1月25日晚上8点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通知,要求大年初一晚上,选派20名医务人员,仅3小时之内,就有将近640多名医务工作者踊跃报名。在这个基础上,北京医院选择医务人员,选的原则是第一批主要以呼吸、危重症、急救医学为主。选派第二批医疗队时,北京医院根据疫情的变化,因为第一批和第二批差12天去的,在第一批医疗队先去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到了这个疾病的一些特殊性,所以选派医疗队的核心原则是多学科团队,这是从医生的角度讲,救治上是以多学科团队。护理上基本的原则,除了一般的基础医疗护理以外,凸显了北京医院专科护理的特色,比如呼吸治疗师,比如专门做床旁血滤的,熟悉ECMO的护士等。

除了呼吸、重症以外,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涉及到的科室还有心脏内科,因为相当多的病人,特别是重病人心脏扩大,心脏问题比较多,还有肾内、消化、内分泌、肿瘤内科、风湿免疫的。此外,北京医院还派去了特色科室的医护人员。其中,派去放射科的副主任,专门去看肺CT的片子,不光是把原来的病人、原来的片子,还有病人在别的医院拍的片子,都做了梳理。而且在后面治疗过程中,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和其他的大夫一起对随访的片子都逐一进行筛查。有的病人核酸检测是阴性,但是放射科医生看了以后说他的肺部病变还没有完全消失,不建议他出院。在北京医院治疗的100位患者中,除了4位死亡,其他出院的病人核酸检测转阴以后没有复阳的,放射科大夫有很大的作用。另外是中医科的医生,中医科派了一位主任,他不具体管病人,主要是每天根据病人的情况来给他调理,辅助性进行治疗,加速病人的康复,增加他的免疫力。

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北京医院第一批医疗队是1月26日大年初二抵达武汉的,因为当时医疗情形比较紧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病人多、床位少,抵达的同时,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医院刚刚被列为新冠病人收治的定点医院,当时正在日夜加班,加紧改造病房来收治新冠患者。几乎不到24小时就能改造出一个隔离病房,因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不是严格的传染病医院,所以病房也很难改造出严格的负压病房,所以只能在普通病房的基础上增加三区两通道的改建,包括在走廊上、病房增加一些通风设施。因为当时病人很多,所以每开放一个病区,所有的病人、所有的床位都会收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不仅迅速开辟了大约22个病区,还同时接待了全国23个医疗队,包括安排医疗队的住所、班车、医疗工作的衔接、病人的管理等。

当医疗队到达时,武汉当地的医护人员已经在前线奋战了接近一个月时间,非常的辛苦,但他们的精神状态还是非常的饱满,没有一丝退缩和厌战情绪。关于患者的情况,当时的患者非常多,没有住院的患者还是比较恐惧和焦虑的,主要是怕自己的疾病得不到救治,而且在家隔离也担心传染给自己的家人,住院的患者一般来说还是比较能配合治疗的,但当时因为新增的病例很多,出院的病人很少,所以患者对自己病情的愈后还是比较担心,没有很多信心。同时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隔离服,病人自己得的是传染病,所以病人的心理压力还是挺大的。

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员当时心情比较复杂,首先队员处于一种紧张的备战状态,大家团结一心,斗志昂扬,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们顾不上担心和恐惧,只想着尽快熟悉情况,做好准备,与时间赛跑,尽快救治患者。其次,大家还是有些忐忑和担忧的,因为当时对于疾病的整体情况、传播途径还不是很明朗,每日新增的病例的曲线呈指数上升,所以也担心医疗队的防护物资是否充足,同时很多的救治方法还在摸索之中,另外看到一些医护人员感染的报道,当然这些担心随着医疗队员工作时间的延长,经验的增多,各方面措施不断见效,也很快就消除了。

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到达时做的第一件事情主要是进行感控培训和病房改造,对于队员来说,因为来的时候特别仓促,初一晚上接到通知,初二早晨出发,所以其中很多队员都来不及进行感控培训。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同时还参与了一些病房改造,包括各种管理流程、感控流程、收治流程的制定,还有很多仪器设备要进行调试等,医疗队员一直在抓紧准备,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并肩战斗。

在救治老年重症患者方面,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采用了哪些措施?

抗疫期间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收治的病人平均年龄是在60岁以上,其中收治最大年龄的患者是92岁,是一位男性患者,主要是因为发热、呼吸困难和低氧,因为治疗效果不好,从其他的医院转到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负责的病区。老人家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抑郁症,因为年龄越大合并症越多,各个器官的功能代偿能力比较有限,危险和意外也比较容易发生,所以愈后相对比较差。针对这个患者,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高度重视,每天上午多学科讨论,他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治疗上主要是密切监护,包括病人的饮食、心理、生命体征、器官功能还有各种实验室和影像学的结果。

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氧疗,包括鼻导管吸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并进行积极的器官支持,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同时也配合采用了中医中药治疗。新冠肺炎影响了患者慢性病的进展,包括他的血压和血糖的控制,同时慢性病也会影响到新冠肺炎病情的愈后,所以对于老年的新冠患者,不仅要救急也要治缓,因为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在住院的两周时间里面,慢性病控制的好,对这位老人良好的愈后也非常关键。这主要得益于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通力协作。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和救治非典患者有什么不同?难点在哪?

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里一共有8位医务人员参加过SARS的救治工作,他们的经历给了大家很多借鉴,增加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2003年的非典是17年前了,那时候的防护水平、救治水平更是现在没法相比的。当时穿的防护服,可以看到里面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当时更不要说有什么N95外科口罩,没有,穿戴的是两层棉布口罩,当时的防护还是比较差的。

这次的防护和当时比,一是防护做得更加规范,流程做得很细致,特别强调的是医务人员的防护。在做培训时就强调,穿一步要看墙,墙上贴的是流程,脱一步洗手,再看墙,穿脱过程中不断的看墙,不断地看流程,一定要细化这个流程。二是这次的装备,就是防护的装备还是比较齐全的,较17年前大大改善,所以参加过非典的同事觉得现在的防护是很幸福的,他感觉非常安全。当然,有他们在,大家也感到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另外是病情,SARS的病例数一共5千多例,病死率6.5%左右,而新冠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是8万多,病死率大概是5.5%。当年的SARS主要病变集中在肺上,当时呼吸窘迫,病死率很高。新冠肺炎主要病情病变的部位除了肺部之外,实际上累及了全身的各个脏器,包括心脏,也有神经系统感染的,包括肾功能、凝血系统异常的,甚至还有报道说,有生殖泌尿系统受影响的,新冠对全身的脏器造成的影响更大一些。

救治手段方面,和17年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药物方面,有很多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另外还有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和营养支持的药物,这些都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能力。避免了在SARS期间使用的大剂量激素情况的发生,这次疫情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没有采用大剂量激素,减少了激素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在这次疫情当中,投入和使用了很多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包括刚才提到的有创呼吸机、高流量、床旁血滤、ECMO技术,这是最高的生命支持技术。

3月3日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有一个47岁的病人,突然间氧和不好了,在救治过程中出现了呼吸心跳的骤停,我们插管上呼吸机之后,这个病人的氧和始终上不来,那时候在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驻地,专家团队很快就进行了会诊,然后拍板决定这个病人要上ECMO。决定之后,常志刚大夫带了呼吸科、心脏科、外科ICU的大夫组建了ECMO团队,加班加点赶过来,给病人做了穿刺,历时好几个小时,当把ECMO成功的留置在病人身上之后,成功开机运转之后,这个病人的氧饱和度从80%多一下就上到100%,在场的人员都禁不住鼓掌了,大家都非常激动,这个病人救治很成功。到3月11日,病人顺利的脱离了ECMO。这样的救治手段和SARS的时候相比有显著的提高。

另外,救治的策略也有不同,原来SARS的病人相对比较少,建一些传染病医院,典型的就是北京小汤山医院,进行传染病的治疗。这次也有包括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等,但是由于病人众多,如果把病人居家隔离,他可能会有聚集性的发病,感染家里的其他人,所以这次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采取了方舱简易病房的策略,采取了“应收尽收”的策略,把传染源隔离在一块儿,切断了传染途径,这也是此次疫情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重要决策。和SARS还有不同的是,主要是这次4万多医护人员全国驰援荆楚大地,这也是个不同的地方。难点其实也是在初期,因为新冠病人基数大,虽然80%是轻症患者,但20%是危重症患者,这些危重症患者突然间大量的涌向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不够了,病床不够了,防护物资也缺乏了,造成了医务人员的被动,给救治造成极大困难,这是在初期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是一个难点。在SARS的时候,好像没有这种突然间暴发的情况,这是有所不同的。

援鄂医疗队在前方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在武汉初期,尤其是头一个月的时候,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表现是医疗防护物资缺乏,中法医院是新改建的医院,它的任务是收治1200个危重症病人,同时有十几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单位进驻这家医院,每天消耗的医疗防护物资是非常巨大的。另外,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因为来的都是危重症病人,人数很集中、很多,所以医疗队员会面临监测设备、抢救设备的缺乏。

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一是主要依靠中法医院,他们做了非常多的后勤保障工作,对医疗队提出的要求有求必应,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二是医疗队去的时候也带了一些防护物资,也解决了部分燃眉之急,大后方给医疗队提供了很强大的支援,把最重要的防护物资提供给前线,这也保障了前线的工作人员的安全。

另外,针对监测和抢救物资的缺乏,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从大后方抽调了一些物资,包括血气分析仪、有创无创呼吸机、床旁超声心动、高流量,把这些物资运到病房之后,大大提高了救治能力。三是社会捐赠给了医疗队很大帮助,有很多社会的热心朋友,捐助了很多氧饱和度监测仪、医疗物资、消毒用品,包括医务人员生活物资等。最紧张的时刻就是第一个月,因为还在春节期间,有很多工厂停工,很多物资比较紧张,但医疗队还是克服过来了。

援鄂期间医疗队和当地医疗机构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队员的安全?

北京医院是直属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三甲医院,每年的患者超过200万人次。但是各个科室很少接触传染病的患者,所以说对于传染病人的救治经验远远少于传染病的专科医院,加之医疗队工作初期,面对的是未知的病毒,工作在陌生的环境,身边是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队员并没有退缩,没有畏惧的情绪,这点要感谢当地政府,同济医院,还有医疗队,尤其是北京医院的大本营,从全方位给队员提供了各种支持。下面我想就院感防护方面做一下介绍。

一是北京医院专门成立了院感防控的督导团队。这个团队由8个人组成,其中2人是医院感染管理处的专职人员,还有临床护士长,还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护士。院感督导团队重点开展防护培训、工作区和生活驻地的院感管理,特别是在医务人员出入污染区,他们要对防护用品的穿脱进行一对一协助和督导,医疗队还凝练出了“三查”防护制度,即个人自查、队友互查、专职督查。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是医疗队第一时间制定了院感防护的制度。包括病房、污染区、清洁区防护的注意事项以及驻地防护的要求等,重点针对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失效、针刺伤以及医务人员在污染区发生意外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保障人员的安全。而且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院领导不断反复强调,医疗队员出入污染区必须双人结伴同行,一旦遇有任何不适,及时处理和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也遇到过队员出现过憋气、低血糖等等情况,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也都平稳度过了。

三是从组织管理角度。一方面严格落实队员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如果队员有不舒服我们及时安排他们休息。另一方面,每个班次都有备班人员,一旦污染区有队员发生特殊情况,或者是有患者有紧急的抢救,随时都会有备班的人员顶的上去。

四是注重对队员的人文关怀。对于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一些队员,会格外的关注,配班时也会选择一些专业能力比较强、各方面比较强的队员跟他一起搭班。通过团队的凝聚协作,让所有的队员更有信心和勇气。

责任编辑:

Thenews.cc